大陸醫師資格證書換證成功後應注意事項
自2009年大陸衛計委公布台灣醫師證書(2002/12/31前取得),可以透過換證制度取得大陸醫師資證書之後,當時有許多醫師透過醫師協會送件,順利大陸醫師資格證書(紅色封面),其中也有不少醫師透過各種管道註冊到大陸的醫療機構中,順利取得大陸醫師執業證書(綠色封面),但部分中介公司良莠不齊,並不熟悉大陸醫務管理,也沒有盡到對證書的管理責任,經過歸納後可以分類為幾種情況:
- 未督促醫師在取得資格證書兩年內,辦理註冊(台灣稱為執登)。
- 未按年度完成教育學分,依照規定醫師每年應完成15個學分的教育學分。
- 未參加定期考核,按規定每3年為一個週期,註冊大陸醫療機構中的醫師應參加定期考核。
- 未將執業證書交還醫師個人保管,將執業證書放置在大陸醫療機構中,一旦醫療機構的經營團隊產生異動,或醫院的產權/管理權進行轉移,醫師個人的執業證書很可能在交接中遺失。
- 未選擇具有醫學美容相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註冊,造成後續無法申請美容主診認證。
- 未督促醫師參與中級醫師考試(類似台灣的主治醫師證書),大陸醫師執照制度等級明確,具備相應年資的醫師未來想到大陸就業,應具備與大陸同年資醫師同級別的職稱證書,醫療市場本身就是專家間的競爭,除了善於看病治病,具備相應的職稱證書,也是醫療機構對醫師個人進行信息公示時,重要的參考條件之一。
由於早期註冊到大陸的醫師採取人工註冊的方式,很多取得執業證書的醫師甚至不知道大陸早就已經實施醫師註冊電子系統,醫師可以透過執登網站輕鬆查詢證書目前的執登情況。
換證制度是對台灣資深醫師的肯定和禮遇,未來要換證或已經換證成功的醫師,別讓證書的權益睡著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