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by Lin Simon

關於大陸短期行醫證的常見誤解

2023年1月結束隔離政策後,到版主撰寫這篇文章,期間總計有45位考生報名2024年大陸醫師資格考試,另外也有大約5位醫師來電諮詢關於短期行醫證書,經過版主詳細的說明,最終這五位醫師有兩位報名了大陸醫師資格考試,另外三位選擇了不辦理大陸短期行醫證書,那麼對於臨時行醫證書常見的誤解都有那些呢??

誤解1:短期行醫證書不能用來在大陸全國執業

說明:臨床行醫證書的申辦過程,是由已經和台灣醫師簽訂合作備忘錄的的大陸當地診所送件,台灣醫師個人經過公證的相關文件,透過當地診所送往衛健局進行備案後,大約一個月可以取得一張在固定診所就業的臨時證明。除了這個指定的診所之外,去其他的診所看診,都是違法的。很多打電話來諮詢的醫師,其實沒有還沒有和固定的大陸診簽訂合作合約,所以就沒有前文提到的,可以代送相關申請文件的合作診所。即便順利取得了臨時行醫證,很多醫師以為有了這張臨時行醫證,可以全國各地都去執業,這是非常嚴重的誤解

誤解2:在台灣的專科並非皮膚科或是外科的醫師,想持有短期行醫證書前往大陸進行醫美業務。

說明:申請大陸短期行醫證書,有可能只會取得與台灣專科相同執業範圍的臨時行醫證書,例如,在台灣取得骨科/兒科/家醫/急診等相關專科,那麼大陸的短期行醫證書上面也會登載同樣的執業範圍。因為申請短期行醫證書,會要求附上台灣的專科醫師證書,大陸當地的衛健局據此製作相應執業範圍的短期行醫證。因此沒有取得外科或是皮膚科這兩個執業領域的短期行醫證,在大陸進行醫療美容的業務,同業是犯法的。

誤解3:有部分醫師可能聽過說每個城市都可以辦理一張短期行醫證書,誤以為可以在不同的城市都申辦一張。

說明:2018年以後,短期行醫證書進行了全國聯網,使用海外醫師證書申請大陸短期行醫證,全國只允許申辦一張,並且在固定的診所進行醫療行為。

總結以上說明,台灣醫師除非已經和大陸的合作診所取得固定的聘用合同,若非深度合作, 一旦綁定一家固定的合作診所,一年的時間內,除非原合作診所主動將已經申辦好的短期行醫證書註銷,台灣醫師將無法與其他的診所進行業務合作。同時,大陸醫美行業對於醫美行業執業醫師的證書規定比台灣嚴格且完整,美容主診認證的相關規定,2005年已經頒布《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2009年頒布《醫療美容專案分級管理目錄》,台灣醫師想深耕大陸市場,務必要了解大陸證書制度,規劃好取得相關合格證書的流程,以免誤觸法令法規,得不償失。

版主建議,一勞永逸的做法還是必須考取大陸的永久醫師資格證書,不僅可以在全國任何一個城市備案執業,且累計一定年資後,可以參加大陸的主治醫師考試,也可以取得美容主診認證,而這些優勢,臨時行證書都不具備。醫美行業醫師內卷,不只看學歷,也看醫師的年資,醫美專業證書(主治醫師證書/美容主診認證),有志到大陸發展的醫師需要規畫好個人職涯發展的階段性目標,才不會在醫師大軍中失去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