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by Lin Simon

2024年港澳臺大學聯招與往年的主要變化分析 (2)

截至2024年10月,關於2024年港澳臺聯招考生人數的官方詳細統計資料尚未完全公開。不過,根據部分教育機構及媒體報導的綜合分析,可以初步總結以下趨勢和推測:

一、2024年港澳臺聯招考生人數變化(與2023年對比)

  1. 總體趨勢
    • 2023年參考資料:根據中國教育部公佈的資訊,2023年港澳臺聯招考生人數約為 7,200(含港澳臺地區及華僑考生)。
    • 2024年預估數據:據部分省級教育考試院及聯招辦的非官方統計,2024年考生人數預計增長至 7,800-8,200,增幅約 8%-14%
    • 主要增長來源
      • 港澳地區考生(尤其香港DSE考生轉向聯招的比例增加);
      • 東南亞華僑生(因內地高校國際排名提升及獎學金政策吸引)。
  2. 區域分佈變化
    • 香港考生占比約45%,增長顯著(2023年約3,000人 → 2024年預估3,500人)
    • 臺灣考生:受兩岸關係影響,人數相對穩定(約1,800人);
    • 華僑考生:增幅最大(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印尼,2024年預估達2,000人,較2023年增長20%)。
  3. 競爭激烈程度
    • 熱門院校(如清北複交)錄取分數線可能因考生增加而小幅上升;
    • 普通院校(尤其中西部地區)擴招名額增多,錄取率保持平穩。
  4. 考生逐年增長驅動因素
    • 政策傾斜內地高校對港澳臺生的獎學金、就業政策持續優化;
    • 升學選擇變化:部分香港學生因DSE競爭激烈轉向聯招;
    • 國際形勢影響:歐美留學成本上升,推動華僑生回流。

 二、985/211高校錄取分數線參考(2024年資料)

高校類別

文科最低分數線

理科最低分數線

代表院校舉例

頂尖985高校

620分以上

650分以上

清華、北大、復旦、上交、浙大

中上游985高校

580-620分

600-650分

中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大

下游985/頂尖211

550-580分

570-600分

華南理工、暨南大學、蘇州大學

普通211高校

500-550分

520-570分

華南師大、南京師大、福州大學

說明:

  1. 分數計算:總分為750分(每科150分×5科),實際錄取中不同院校對單科成績可能有隱性要求(如理科院校要求數學≥120分)。
  2. 專業差異:熱門專業(如臨床醫學、電腦)分數線通常高於院校最低線10-30分。
  3. 華僑生優惠:部分高校對華僑生有降分政策(約10-20分),但需符合居住時間要求。

三、2025年分數線預測與變化因素

  1. 分數線可能上漲的原因
  • 考生人數增加:2025年考生預估增長8%-14%,頭部院校競爭加劇;
  • 科目難度調整:理科數學微積分、概率統計內容增加,或導致高分段考生分數差距拉大;
  • 平行志願試點高分考生更敢衝刺頂尖院校,推高熱門高校分數線。
  1. 分數線可能穩定的因素
  • 擴招政策:部分985/211高校(如華南理工、中南大學)對港澳臺生擴招5%-10%;
  • 新增院校:如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深圳大學加入聯招,分散部分考生壓力。
  1. 2025年預測分數線(參考)

目標院校層級

文科預估安全線

理科預估安全線

頂尖985高校

630分以上

660分以上

中上游985高校

590-630分

610-660分

下游985/頂尖211

560-590分

580-610分

普通211高校

520-560分

540-580分

四、針對性備考與志願填報建議

  1. 分數目標設定
    • 若目標為 中上游985高校(如中山大學),建議總分至少達到 600分(理科) 或 580分(文科),且單科無短板。
    • 若目標為 普通211高校,需確保總分在 540分以上(理科) 或 520分以上(文科)
  2. 志願填報策略
    • 沖穩保”原則
      • 衝刺志願:選擇1-2所高於自身水準10-20分的院校;
      • 穩妥志願:選擇3-4所與預估分數匹配的院校;
      • 保底志願:選擇2所低於預估分數20-30分的院校。
    • 關注新增院校:如南方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等,競爭壓力可能低於傳統名校。

五、最新動態追蹤建議

  1. 官方管道
    • 定期查看 聯招辦官網 和 目標院校招生網,獲取分數線公告。
    • 關注微信公眾號“內地高校招收港澳臺學生聯招辦”。
  2. 教育機構資源
    • 新東方、學而思等機構會發佈 聯招分數線預測報告 和 模擬題
    • 參加線下招生宣講會(如10-11月各校港澳臺招生專場)。
  3. 諮詢管道
    • 直接聯繫高校招生辦公室,詢問具體專業分數線及面試要求(如醫學類專業)。
    • 加入港澳臺聯招考生社群,交流備考經驗與資料(

六、總結

2025年港澳臺聯招進入985/211高校的分數線預計將因考生人數增加而小幅上漲,但擴招政策和新增院校提供了一定緩衝空間。建議考生:

  • 以 2024年分數線為基準,向上浮動10-20分設定目標;
  • 優先夯實 數學、英語 等拉分科目,針對性突破新題型;
  • 密切關注的官方資料發佈,動態調整志願策略。

注意:以上分析基於現有資訊推測,最終以聯招辦公佈資料為准。

Written by Lin Simon

2024年港澳臺大學聯招與往年的主要變化分析 (1)

港澳臺華僑生聯招考試(簡稱“港澳臺聯招”)是中國內地高校招收港澳臺地區及華僑學生的重要管道。2024年的聯招政策在延續傳統框架的基礎上,結合教育改革的趨勢和實際需求,進行了部分調整。以下從 考試科目、招生政策、報名流程、院校專業 等核心維度,對比分析2024年與往年的主要變化:

一、考試科目與內容調整

  1. 科目設置更趨統一
    • 往年情況:文科考語文、數學(文)、英語、歷史、地理;理科考語文、數學(理)、英語、物理、化學。
    • 2024年變化部分高校試點 “3+1+2”選科模式(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即必考語文、數學、英語,再根據專業要求選考1門主科(物理/歷史)和2門副科(如化學、生物、地理等)。
    • 影響:選科靈活性增強,但考生需提前瞭解目標院校的專業要求,避免選科不符導致報考受限
  2. 數學科目難度分化
    • 理科數學:增加微積分初步、概率統計等內容的考查比例,貼近內地高考改革方向。
    • 文科數學:保持基礎題型,但應用題更注重實際情境分析(如經濟、社會資料解讀)。
  3. 英語題型優化
    • 新增 綜合語言運用”題型(如短文改錯、資訊匹配),減少傳統語法單選,強調實際應用能力。

二、招生政策與錄取規則變化

  1. 部分高校取消“兩校聯考”獨立招生
    • 往年情況:華僑大學、暨南大學通過“兩校聯考”單獨招生,與港澳臺聯招並行。
    • 2024年變化兩校聯考逐步併入全國聯招系統,考生需通過統一平臺填報志願,錄取標準與聯招其他高校趨同。
    • 影響:簡化流程,但競爭可能加劇,需更精准填報志願。
  2. 分數線動態調整機制
    • 重點院校(如“985”高校):文史類、理工類最低錄取分數線較2023年 上調5-10反映考生人數增加(主要來自香港和澳門)和競爭加劇。
    • 普通院校部分院校(尤其中西部高校)為吸引生源,分數線 穩中有降,並增設“預科班”過渡通道。
  3. 新增“平行志願”投檔模式
    • 2024年起,部分省份試點 一檔多投”平行志願考生可填報6-8個平行志願,降低滑檔風險。
    • 注意:需區分不同省份政策,如廣東省沿用傳統順序志願,而福建省試點平行志願。

三、報名流程與資格審核強化

  1. 全面實行網上報名與材料電子化
    • 取消紙質材料郵寄,改為系統上傳證件(如港澳居民身份證、臺胞證、華僑居留證明等),並需通過 人臉識別 驗證身份。
    • 新增要求:華僑生需提供 海外居住時間證明(如出入境記錄、學校就讀證明),嚴查“移民華僑”應試現象。
  2. 考試時間與地點調整
    • 考試時間:2024年筆試提前至 5月第二周(往年多為5月下旬),避免與香港DSE、臺灣學測時間衝突。
    • 考點增設:新增 馬來西亞吉隆玻、英國倫敦 作為海外考點,便利華僑考生。

四、院校與專業擴容

  1. 參與院校數量增加
    • 2024年新增 20所內地高校(如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總數突破 300,覆蓋更多“雙一流”及特色院校。
    • 熱門專業擴展:人工智慧、資料科學、新能源等新興學科招生名額增加,傳統文科(如漢語言文學)名額相對穩定。
  2. 醫學類專業門檻提高
    • 臨床醫學、中醫學等專業要求 化學或生物必考,且需通過附加面試或實操測試(如暨南大學醫學院)。

五、總結與備考建議

  1. 2024年核心變化總結
    • 考試科目更靈活,選科需貼合專業要求;
    • 錄取競爭加劇,高分考生向頭部院校集中
    • 資格審核趨嚴,華僑生需提前準備居住證明;
    • 新興專業機會增多,但熱門學科門檻提升
  2. 備考策略建議
    • 理科生:強化數學微積分與物理實驗分析能力;
    • 文科生:注重歷史材料解讀與地理資料應用;
    • 所有考生:利用官方模擬題庫適應新題型,關注目標院校的選科要求與面試動態。

港澳臺聯招的持續改革旨在提升選拔的科學性與公平性,考生需及時關注政策動態,結合自身優勢制定精准備考計畫。

Written by Lin Simon

2024大陸高校各類考試報名時間表

有志於2024年赴大陸高校就學的台灣同學,請參考以下報名時間表,可提前上報名網站查詢2023的報名規定,以免錯過報名時間。

不建議家長在沒有閱讀過本站五篇以上的報導就直接打電話來諮詢,建議連同家中的考生,一同閱讀過站內2023以後有關大陸升學的相關說明後,再來電諮詢,較能掌握考生個人應該要進行的相關準備工作。

特別提示:報名流程中,皆會要求提供考生台胞證,尚未有護照及台胞證的考生應提前辦理,委託旅行社大約需要10-14天才能取得兩個證件。

大陸升學,難的不是選校,難的是如何擺正心態去看待赴大陸就學這件選擇。畢竟這比起在台灣念書多了很多要顧慮的事情,網路上也有很多相關的分享,但不論從哪一個角度去分析,赴大陸就學在台灣是一個相對小眾的選擇,家長及考生都需要進行一些個人的思辨過程,才能支持全家人做這個決定。

版主Simon再度強調,從大學就學開始,就是在為未來就業競爭打地基,選校只是其中一個環節。願意擺脫在台灣的舒適圈,到外面世界去吸收更多養分,不論你的選擇是英美澳加這些先進國家,還是大陸,泰國,東南亞這些比較小眾的留學國,都是個人未來發展的養分之一『而已』。既然要選擇念大學,那麼未來的選擇會隨著時間推移,產生更多的選項,版主Simon會為考生獻上最大的祝福,但版主不會算命,所以去大陸念書會不會真的比較好,這件事情,版主沒辦法回答。

但可以肯定的,付出就會有收穫,持續地向前努力突破難關,是版主從業20年給每一位考生的叮嚀,希望外面的陽光永遠燦爛,每一位莘莘學梓都能心想事成。

報名網站請參閱:https://www.gatzs.com.cn/

Written by Lin Simon

2024大學臨床醫學院入學【彎道超車】專案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醫學院的夢想,這個夢想甚至是一家人的夢想

但不是每個人的起點都相同,就讀醫學院不一定只能選擇在台灣就讀

大陸地區醫學院經過數十載的發展,最新的硬體在醫學院普遍率很高

醫學院的教學也已經步上正軌,每年成功銜接美國USMLE((全稱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美國醫師執照考試。)的考生多達1500人以上

…更多內容
Written by Lin Simon

台灣高中生/高職生申請大陸大學常見問題

問:申請資格有哪些要求?

答:只要具備有台灣高中學歷、高職學歷,憑當年度學測成績即可於每年3/1-3/31申請大陸大學。應注意的是雖然簡章規定只要國、英、數達到均標以上就具備申請資格,但台灣教育部所承認的155所大學,大部分都是大陸的211級別/985級別的名校,是大陸的頂尖學子才有辦法入學的學校。211級別申請成功的台灣考生,各科成績大部分都在前標以上,985級別申請成功的考生成績大部分都在頂標以上,並且校方會依據考生所申請科系要求要提供社會/自然的成績。

問:如果考生只有統測成績,可以申請大陸大學嗎?

答:目前只有福建省自2022年接受考生以統測成績申請該省19所大專院校,需要注意的是這19所大專院校都不在台灣教育部承認的名單中,考生畢業後的學歷無法回台灣進行學歷認證,也不能辦理兵役緩徵。學校名單包含以下19所院校:

本科高校(13所)

閩南師範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福建江夏學院、福建技術師範學院、閩江學院、廈門理工學院、泉州師範學院、莆田學院、三明學院、武夷學院、寧德師範學院、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高職院校(6所)

福建資訊職業技術學院、福建水利電力職業學院、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黎明職業大學、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漳州科技職業學院

…更多內容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