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by Lin Simon

2025年大陸執業醫師考試經驗分享(西醫)

分享者:黃醫師

2025年筆試成績:449 (第一次參加大陸執業醫師考試)

畢業時間:2014年

其實覺得自己準備不是很充分,考前其實也是有點挫,所以對於成績還真的很訝異!不過我想大家都應該是在家庭、門診、投資、經營IP、開刀中擠出剩下那一點點時間來準備,我會分析我自己的準備歷程,希望能讓大家都更順利,少花一點時間準備,多一點時間賺錢!

準備教材 : 就是Simon寄來的那一大箱,然後我還沒看完(汗),我就看那兩本厚的全科筆記、沒有更多,連考古題兩本都沒做完,接著就是考前一個月還有再寄來的考點+猜題本這2本,我主要就K這4本,給大家參考。

準備歷程 : 分兩個面向來分享 (1)技能考、(2)筆試

(1)技能考 :

基本我覺得不要浪費時間在準備OSCE,可以的話就直接參加Simon推薦的考前技能衝刺班(四天的課程),雖然要飛去廈門4、5天,但一次在這邊全部搞定,還可以順便在廈門吃吃喝喝晚上閒晃,也算是放鬆(但收入就會減少得有點心疼…)

我是參加OSCE考前一個月的技能短期加強班,上完課回台後基本也不大需要複習,反正都是以前被int、R被操的東西,只要注意兩邊的步驟細節差異即可,技能考前一周再好好地把上課筆記狂翻,基本上就應該會過。

但若沒時間參加實體加強班的同學,Simon提供的網課就要好好看影片,但我大推少賺一點去上實體課~

OSCE考試就是運氣一點 + 不要慌,心電圖跟影像判讀抓好、聽診賭人品,只求60分是容易的,重點是考前一晚最好不要吃串燒,我早上還在拉肚子、真怕考試中憋不住…

(2)筆試 :

這部分我自知耐心不夠、時間也不足,我應該算是蠻早就開始慢慢準備。8月筆試來說,我其實年初就開始準備了,逼自己每天用1小時看Simon分享的網課影片,我記得好像很多來源,我是挑賀銀城那個版本,原因無他 : 因為畫面比較清楚,這部分唯一重點 : 兩倍速播放!兩倍速播放!兩倍速播放(非常重要所以說三遍),過年跟周末我基本上不念書了。

我年初開始週一至五逼自己用診間時間、等刀時間2倍速播放念書至少一小時(等於聽了2小時以上的課),從內外婦兒先慢慢掃完、再轉到分數也不少的生理、藥理、神經、精神、醫倫等(純粹的從分數多的開始K),我是自動把解剖、免疫那些我的弱點分數少的小科先放棄,小科等最後一個月的考點+猜題本才來抓分就好。

依照我的準備速度,大概飛廈門的技能加強班前可以把全部該看的學科影片看完一遍,上完課飛回台後我大概用了2週把經典考古題那兩本開始狂寫(但整個大挫敗,錯得有點慘,所以根本沒心情寫完…),可是在各大科的考古題有做完差不多一半後,讓我內心真的很挫,也開始掌握到些準備方向的差異,就開始了那兩本筆試專用書的第2次閱讀(內容記憶上也就開始有調整、也開始做些小筆記加速後面的第三次複習)。

等八月筆試考前,Simon寄來了重點整理衝刺+猜題本,就是我第三次複習的時候,把考點本的內容K熟、把第二次複習作的筆記加入、再把考點本瘋狂複習好幾遍,題庫我就以猜題本為主、沒有其他的。

每個人念書的步調不同、記憶力也不同,我知道我記憶力不好,是那種只念一遍會死的類型,所以我一開始就是規劃快速念三遍的模式,給同類型的考生參考。

剩下的分享就是 : 飛去筆試的時候,不用把那兩版厚厚的枕頭書放在行李箱了(連當枕頭的功用都沒有,還減少買東西的行李重量),我覺得只帶最後寄來的考點本+猜題本就好,做些小抄增加自己覺得也相對重要的內容夾在考點本裡面,每科考前的那一個小時基本上念不了甚麼。

至於筆試考試有很重要的小技巧 : 因為是上機考,跟台灣的考試方式不同,要注意”跨題組不能回頭檢查”這個重點,我會建議提早10分鐘就座,直接登錄到最後一個步驟,可以在螢幕左下角看到各題組的”題數”(這非常重要),大概會知道自己可以在每個題組用多少時間、夠不夠檢查一遍再跳下一題組,時間分配非常重要。

然後就是通常每科最後面的題組是”連續題”、都相對簡單,我覺得可以考慮30秒*題數=做題+檢查時間,把多的時間留在前面做細讀跟檢查,考前有好的做題配速會更安心。

考過的方式百百種,如果以上內容有可以給各位參考的地方,我會感到很榮幸。

EMBA 中醫系 主治醫師考試 兩校聯招 執業獸醫師 大陸留學 大陸醫師資格考試 大陸醫師資格證書 學測申請 技能考試 港澳台聯招 申請制入學 福建省單招 美容主診 臨時行醫證書 護士護理師 醫學院 香港名校

Written by Lin Simon

放眼大陸,讓專業在更大的舞台發光

疫情三年,許多台灣醫師因為邊境封鎖錯失了進軍大陸的時機。反而是一批原本在大陸執業的台籍陸醫,趁勢崛起,在醫美市場中迅速站穩腳步。他們不是更強,只是更早做出選擇、留在現場,走在機會的前面

大陸的醫美市場不僅規模大,更快速變化、充滿彈性與創新。從一線城市擴展到二三線城市,醫美從業機構與消費者對「專業、安全、審美」的要求日益提升。這正是台灣醫師的強項:紮實的醫療訓練、細緻的手法、美感與溝通能力,都是市場稀缺的品質。

我們理解,網路上有太多雜訊與誤解,讓許多人對「來大陸發展」感到猶豫。但身為專業醫師,我們更應該用眼睛看事實,用腳丈量市場,而不是被鍵盤帶著走。

台灣醫師的價值,不該只被島內市場限制。當一扇門因疫情關上,另一扇更大的窗已經打開。你需要的,不是等待時機完美,而是放膽走出那一步

你會發現,大陸不只是競爭激烈,更是值得你「被看見」的地方。
現在,是時候讓你的專業,在更大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Written by Lin Simon

2025大陸執業醫師考試的通過率預測

中國大陸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包含臨床/中醫/口腔專業筆試環節(含一試、二試)的整體通過率分析(考生總數已經去除約30%-35%沒有通過技能考試的考生)

一、臨床專業筆試整體通過率(含一試+二試)

 

考生類型 一試通過率 二試通過率 筆試整體通過率 核心影響因素
執業醫師 35%-42% 60%-72% 52%-58% 二試大幅拉高通過率(基礎薄弱考生補缺)

二、中醫專業筆試整體通過率(含一試+二試)

考生類型 一試通過率 二試通過率 筆試整體通過率 核心影響因素
執業醫師(院校) 38%-45% 55%-65% 50%-57% 應屆生基礎扎實,二試提升有限

三、口腔專業筆試整體通過率(沒有二試)

考生類型 筆試通過率 與臨床/中醫差距 核心原因
執業醫師 38%-45% ⚠️ 低10-15個百分點 題目深度高+跨學科整合難度大

2025年預測:筆試通過率可能面臨的變動

  1. 政策影響

    • 臨床專業:2025年新增「緊密型醫聯體診療規範」考點,病例分析題佔比升至 45%,預測一試通過率小幅下降(-3%~-5%)。

    • 中醫專業強化經典考核(條文佔比從15%→25%),師承考生通過率或進一步承壓。

  2. 二試價值

    • 臨床/中醫考生 二試通過率仍將顯著高於一試(普遍差距 15%-25%),原因:

      • 一試未過考生針對性補漏;

      • 考試心態更穩定(一試淘汰高風險人群)。

  3. 整體區間

    專業 2025筆試整體通過率預測
    臨床執業醫師 50%-55% ↓(較2024年降3-5%)
    中醫執業醫師 48%-53% ↓
  4. 口腔考生應注意事項

    新增考核壓力點

    1. 數位化技術實操聯動

      • 筆試新增「口掃數據→設計→製造」全流程考題(如:3D打印義齒支撐結構優化參數);

      • 需結合技能考試中的口內掃描操作經驗作答(跨階段知識整合)。

    2. 法規應用題擴容

      • 《醫療器械臨床使用管理辦法》考點佔比從5%→9%,側重:

        • 種植體溯源管理(UDI編碼解讀);

        • 放射診斷設備年檢合規性判斷。
Written by Lin Simon

2025年大陸執業醫師考試,技能考試登場

2025年的大陸執業醫師考試,第一階段技能考試又迎來了新的變化,過往口腔專業的執業醫師考試會要求考生帶離體牙(也就是真人拔下來的牙齒),但今年多個省分的准考證,已經不要求考生帶離體牙了,全面改成塑膠牙考試。老考生的反饋說,塑膠牙比較好車,選牙的時候也不用對著不同的36/46牙,挑選半天。但這也有些其他的缺點,過往 Class2 跟inlay 拿手上操作(使用離體牙),今年開始全部採用塑膠牙,那就要在頭模裡面進行操作了

這些信息考生們在參加考前一個月的實操訓練課程中增加對考試的了解,有經驗的培訓班老師會匯集考前信息向考生提醒考試型態的變化,考生們在考前的微信大群一起討論,赴大陸參加考試不只有士豐國際在行政及考務上的專業支持,也有歷屆學長姊的細心提醒。

另外,今年很多臨床專業(台灣叫做西醫)的考生也非常關心病例撰寫,病史採集是不是全面改成用電腦考試(大陸叫做人機介面考試)。過往病例撰寫和病史採集都是採用手寫的方式進行,但近兩年天津考點和南京考點已經試行全程電腦考試,同時醫學考試中心今年也已經把電腦考試的介面上架到報名網站上,供考生練習。很多考生都憂心電腦考試中某些環節需要根據病況,輸入醫師詢問病情的提問,而大陸的輸入法是羅馬拼音,並沒有台灣考生熟悉的ㄅㄆㄇ鍵盤,擔心因為不會羅馬拼音輸入法在考試上吃虧。還好,根據培訓班提供的消息,最快要到2027年才會全面採取人機介面考試,台灣考生還有一年的機會,在傳統的手寫方式下參加考試。

技能考試是整個考試的序幕,考試結束後大約14天就可以查詢成績。順利通過的考生緊接著8/23-8/24就要參加筆試,大約9月底就可以知道成績。

廈門醫學院二號門,考場入口

(考場入口,廈門醫學院二號門)

輕颱蝴蝶也給考生造成了不小困擾,很多在廣州、深圳、廈門、福州居住的考生都收到了士豐國際的貼心提醒,提前出發前往考點。以免因為天候影響耽誤了考試。廈門考場的考生也密切注意著颱風的變化,在確認颱風登陸廣東西部,威力很快下降後,考生才鬆了一口氣,可以根據原來規畫好的行程出發前往廈門考試。

士豐國際的考試團隊每年都會派專人到技能考試現場,提供考生最貼心的後勤服務,考生出門前忘了帶醫師袍,醫師帽,忘了帶車牙用的鑽頭,行政服務團隊都會提前準備好,讓考生不用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著急找考試用的道具。同時我們也協調當地的電信公司到飯店現場來幫考生開通手機門號,後續考生要開通銀行帳戶,或是註冊與工作相關的官方網站,都可以順利地進行。士豐國際提供最完善的後勤服務,考生只需要專注在念書這件事情上面,其他的都交給士豐國際的團隊協助您完成。

Written by Lin Simon

為何多年來中醫學習熱潮不斷

多年來,海外人士到大陸學習中醫的熱潮確實顯著增長,這種現象背後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涵蓋文化、政策、教育及國際趨勢等方面。以下是主要原因的分析。

  1. 中醫的獨特理論與自然療法吸引力
  • 傳統醫學的魅力:中醫以整體觀、陰陽五行、經絡學說等理論為基礎,強調“治未病”和自然療法(如針灸、草藥、推拿),與西醫形成互補,吸引了許多對替代醫學感興趣的人。
  • 國際療效認可:針灸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並在許多國家合法化;中藥在慢性病、康復等領域的應用也受到關注。例如,新冠疫情中,中醫藥的參與進一步提升了其國際可見度。
  1. 大陸豐富的中醫教育資源
  • 權威院校與師資:大陸擁有25所中醫大學,提供系統的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機會。國際學生認為在此學習能接觸到更多中醫傳承。
  • 臨床實踐機會:大陸豐富的病例資源和附屬醫院提供了大量實習機會。
  1. 全球化健康趨勢的轉變
  • 預防醫學與整體健康:現代人更關注疾病預防和身心平衡,中醫的“天人合一”理念和個性化診療符合這一趨勢。
  • 對亞健康的追求:西醫對慢性病、亞健康等問題效果有限,促使人們尋求中醫等補充療法,帶動了相關學習需求。
  1. 國際市場需求與職業前景
  • 海外中醫行業擴張:隨著針灸、中藥店在海外的普及,對持證中醫師的需求增加。許多國家(如美國、德國)已建立中醫執業資格體系,學生赴華學習可為職業發展鋪路。
  1. 國際合作與認證體系的完善
  • 國際標準制定:WHO發佈《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納入中醫病證,推動其納入全球醫療體系。
  • 學歷互認:大陸與部分國家簽署教育協定,確保中醫學歷的國際認可,增強留學吸引力。

士豐國際留學中心歷年輔導參加大陸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人數統計

1 2 3 ... 6